- CSCD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
- RCCSE(A+)公路运输高质量期刊T1
- Ei CompendexScopusWJCI
- EBSCOPж(AJ)JST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23, Vol. 43 ›› Issue (S2): 252-262.DOI: 10.3973/j.issn.2096-4498.2023.S2.029
段朝杰1, 何志佳1, 石艳柯2, *, 徐林2, 门文博1, 陈荣国1
DUAN Chaojie1, HE Zhijia1, SHI Yanke2, *, XU Lin2, MEN Wenbo1, CHEN Rongguo1
摘要: 为研究马蹄形隧道的抗震性能并预测隧道地震后的灾害情况,以滇中引水工程磨盘山隧道为例,建立围岩-隧道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法开展结构动力分析。考虑到不同场地条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及地震的不确定性,针对2种不同场地条件,选取合适的地震动强度指标; 同时,考虑损伤参数对结构易损性分析的影响,分别以截面相对变形率和弯矩承载能力比为损伤指标。分析结果表明: 1)在隧道结构的易损性分析中,PGA(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离散程度较低,是较为有效的地震强度指标; 2)不同损伤指标下隧道易损性趋势基本一致,而采用相同损伤指标时,较软场地的隧道易损性更高,抗震性能偏差,应着重关注复杂场地结构的安全性; 3)抗震设防条件下隧道各性能水准破坏概率较低,满足设计要求,在罕遇地震下,各等级破坏概率较高,隧道损伤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