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CD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
- RCCSE(A+)公路运输高质量期刊T1
- Ei CompendexScopusWJCI
- EBSCOPж(AJ)JST

人工智能监督系统
目前,行业内的不少自动化技术已经能够有效替代人工,但这些技术在运行过程中仍需要人类监控,最后的验收和检查阶段也需要技术人员来完成。为此,英国HS2工程项目团队和德国海瑞克公司都开始研发人工智能视觉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照片和监控画面来识别出自动化机器人在工作中是否出现纰漏,迈出了从自动化到无人化的最后一步。
自动化机电安装机器人
隧道的机电和配套设施安装工作往往涉及高空作业,人工成本高。英国的多学科工程联盟在2024年宣布,他们成功研发了一套自动化隧道机器人安装系统(ATRIS)。这套机器人系统基于最新的立体视觉分析技术与机器学习开发,可在只依靠视觉判断的情况下完成定位、抓取支架与安装螺丝等工作。
“A-TBM”再次成功应用
“A-TBM”是由马来西亚MMC-Gamuda公司研发的一套盾构自动驾驶系统。2024年,“A-TBM”系统在悉尼地铁实现了第二次大规模应用。2024年8月底,装备了“A-TBM”系统的盾构“Betty”号和其同型号盾构“Dorothy”号在悉尼地铁西线奥林匹克公园站先后完成了盾构接收。
四足运维机器人
位于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器(LHC)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庞大的地下设施,隧道内管线和试验设备密布,对日常运维和巡检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运维团队引入了新型四足运维机器人,其具有越障能力强、行动灵活等特点,使其可以胜任复杂隧道环境中的监测任务。
利用VR技术进行现场试验
为了检测新研发的隧道工作面监测系统的现场有效性,日本清水建设在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的模拟设施中使用VR技术进行了一场虚拟现场试验。8名受试者通过VR显示设备在虚拟世界中的隧道施工现场完成了一系列测试,为系统改进提供了宝贵数据。
施工可视化系统
日本清水建设和菱友系统共同开发了一项用于盾构隧道施工信息共享的“清水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盾构”系统,通过将盾构模型图像投影到平板电脑的摄像头画面上,反映出盾构当前的准确位置信息。该系统在福冈县内在建的盾构隧道施工现场进行了验证,成功以厘米级误差定位了盾构。
山岭隧道自动化施工技术
2024年7月,日本鹿岛建设开发的山岭隧道施工自动化技术“A4CSEL for Tunnel”在神冈试验坑道成功应用。试验针对隧道内GPS信号弱、难以实现自动化的情况,运用了隧道内LiDAR(激光雷达)、SLAM(同步定位和映射)技术,实现了山岭隧道从装渣到运渣等系列工序的全自动化作业。
(摘自 隧道网微信公众平台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