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 Scopus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 美国EBSCO数据库 俄罗斯《文摘杂志》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23, Vol. 43 ›› Issue (S1): 356-364.DOI: 10.3973/j.issn.2096-4498.2023.S1.041
孔跃跃1, 万琪伟2, 3, *, 丁海滨2, 3, 周悦龙1, 黄展军1, 徐长节2, 3
(1.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1; 2.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3. 江西省地下空间技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13)
KONG Yueyue1, WAN Qiwei2, 3, *, DING Haibin2, 3, ZHOU Yuelong1, HUANG
Zhanjun1, XU Changjie2, 3
(1.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Jinan 250101, Shangdong, China;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Jiangxi, China;3.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re for Underground Technology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13, Jiangxi, China)
摘要: 基于南昌艾溪湖共轨叠合隧道水下复杂非对称开挖深基坑项目,分析某典型断面两侧支护桩的变形差异,指出一定范围内调整支护桩设计长度对变形影响较小,可以优化设计桩长提高经济效益。简化模型进一步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基坑支护结构力学响应规律,指出非对称开挖基坑支护结构应当使用非对称支护长度,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支护桩最优插入比概念。分析第2道支撑位置、不同支撑刚度、不同支护桩刚度和不同土质等因素对最优插入比的影响,提出基坑支护桩最优设计原则。结果指出: 非对称受荷侧的基坑支护桩可以通过调整受荷小一侧的设计长度实现优化设计; 同时,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支护结构的设计刚度进行变形控制。所得结论现已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优化了支护桩的设计长度,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