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CD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
- RCCSE(A+)公路运输高质量期刊T1
- Ei CompendexScopusWJCI
- EBSCOPж(AJ)JST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20, Vol. 40 ›› Issue (S1): 90-97.DOI: 10.3973/j.issn.2096-4498.2020.S1.012
许庆君1, 梁彧2, 3, *, 吴红刚2, 雷浩2, 3, 张雄伟2
( 1. 中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51;2.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70; 3.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XU Qingjun1, LIANG Yu2, 3, *, WU Honggang2, LEI Hao2, 3, ZHANG Xiongwei2
(1. No.6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9th Bureau Group, Shenyang 110051, Liaoning, China;2.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CREC,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3.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
摘要: 随着更多复线工程的修建或者受地质条件、既有建筑物的限制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需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近接或者交叉的隧道。为解决正交型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及相互影响规律等问题,在单向El地震波作用下完成了3种地震烈度、5个工况的交叉隧道振动台试验,并分别对正交型立体交叉隧道中上跨和下穿隧道环向及轴向应变在不同加载工况下的应变峰值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1)地震烈度越高,隧道各特征点的地震环向应变越大,下穿隧道环向应变峰值整体大于上跨隧道;下穿隧道边墙部位向应变峰值最大,下穿隧道仰拱部分次之,其次是上跨隧道的仰拱与边墙部分应变峰值。2)当地震烈度较小时,两交叉隧道的环向应变峰值基本持平。3)当地震烈度较大时,下穿隧道的环向应变峰值远大于上跨穿隧道。下穿隧道轴向应变峰值整体大于上跨隧道,且上跨隧道仰拱轴向应变峰值最大,上跨隧道仰拱次之,上跨隧道与下穿隧道拱顶轴向应变峰值最小。最后对上跨隧道与下穿隧道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