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斯铭, 谢长岭, 蒋儿, 宋锐, 贾立翔, 张文轩. 分布式光纤技术在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 隧道建设, 2020, 40(S1): 436-443. |
[2] |
晏军. 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几种主要物探方法的选择与实践[J]. 隧道建设, 2020, 40(S1): 327-336. |
[3] |
张伯林, 郑军. 侧压力系数对盾构隧道接头变形及受力影响[J]. 隧道建设, 2020, 40(S1): 39-50. |
[4] |
周鹏, 高金仓, 李磊, 郑飞, 戴勇. 穿越陡坎地形的偏压黄土隧道大变形时空特征研究[J]. 隧道建设, 2020, 40(5): 652-659. |
[5] |
张宇, 阳军生, 祝志恒, 唐志扬, 傅金阳. 基于图像点云空间测距算法的隧道初期支护整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 隧道建设, 2020, 40(5): 686-694. |
[6] |
张志沛, 贺阳阳, 梁健刚, 任建军, 赵军, 付刚飞. 隧道穿越倾斜煤层采空区段施工力学特征分析[J]. 隧道建设, 2019, 39(S2): 8-16. |
[7] |
郭璐,李敬, 王东元, 韩莹. 承压水开采对天津滨海地铁车站-隧道系统影响的模拟研究[J]. 隧道建设, 2019, 39(S2): 141-146. |
[8] |
汤继新, 谢长岭, 方宝民, 贾立翔,张文轩. 光纤感测技术在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中的应用[J]. 隧道建设, 2019, 39(S2): 398-405. |
[9] |
耿建仪, 梁志辉, 杨新安, 王 斌. 八达岭长城站小净距三洞隧道中岩柱受力特性与支护优化研究 [J]. 隧道建设, 2019, 39(12): 2000-. |
[10] |
罗昊, 陈宇波, 何刚, 邓飞. 西南地区山岭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的效益分析[J]. 隧道建设, 2019, 39(8): 1277-1283. |
[11] |
王元清. 基于模型试验的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建筑物变形规律研究[J]. 隧道建设, 2019, 39(6): 934-939. |
[12] |
袁青, 陈培帅, 钟涵, 江鸿, 吴诗琦, 闫鑫雨. 基于优化FAHP-TOPSIS法的高压富水花岗岩断层涌水预测[J]. 隧道建设, 2019, 39(5): 766-774. |
[13] |
叶万军, 吴云涛, 陈明, 刘江涛. 大断面古土壤隧道围岩压力分布规律及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分析——以银西高铁早胜3号隧道为例[J]. 隧道建设, 2019, 39(3): 355-361. |
[14] |
郝俊锁. 基于物联网的瓦斯隧道安全监控系统[J]. 隧道建设, 2018, 38(S2): 278-284. |
[15] |
杨文龙. XM1200三臂拱架台车在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 隧道建设, 2018, 38(S2): 351-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