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CD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
- RCCSE(A+)公路运输高质量期刊T1
- Ei CompendexScopusWJCI
- EBSCOPж(AJ)JST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24, Vol. 44 ›› Issue (1): 35-52.DOI: 10.3973/j.issn.2096-4498.2024.01.003
王树英1, 2, 3, 管少祥1, 2, *, 倪准林1, 2, 杨泽斌1, 2
(1.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5; 2. 中南大学隧地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75;3.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工程结构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10075)
Review on Dehydration Technology of Shield Tunnel Spoil
WANG Shuying1, 2, 3, GUAN Shaoxiang1, 2, *, NI Zhunlin1, 2, YANG Zebin1, 2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Hunan, China; 2. Tunnel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Hunan, China; 3. 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Structur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Hunan, China)
摘要:
脱水处理是盾构泥渣减量化的主要方法,对现阶段各类盾构隧道泥渣脱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盾构泥渣的性质及其赋存水机制出发,总结归纳过滤比阻、毛细吸水时间、沉降速率、渗透系数以及含水率5项用于评价泥渣脱水性能的指标,重点阐述机械脱水、干化脱水与渗流脱水等主要脱水技术,分析各类方法的脱水效果、适用性和局限性。机械脱水技术在黏粒含量较少的盾构泥渣脱水处理方面已较为成熟,而对于黏粒含量较多的盾构泥渣需加入高效的调理剂改性以增强脱水性能,目前较高的脱水成本与调理剂污染处理是其亟需解决的问题。自然晾晒显然已不能满足效率与环保的要求;热干化脱水虽然适用范围广且脱水较为彻底,但其存在能耗大、成本高的缺陷;渗流脱水技术中的土工管袋法以及真空预压法对渗透性较大的泥渣具有较好的脱水效果;电渗法可适用于低渗透性黏土,然而其耗电量大且电极易腐蚀的缺陷还难以避免。目前盾构泥渣脱水处理主要存在设备适应性不足、能耗高与运维难、泥渣资源利用率低、新技术难以推广应用以及处理规范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注重脱水设备向智能化、模块化、集成规模化三位一体方向的发展,同时实现高效的泥渣资源再利用,制定统一的脱水规范并鼓励脱水新技术的工程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