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 Scopus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 美国EBSCO数据库 俄罗斯《文摘杂志》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
![二维码](http://www.suidaojs.com/images/2096-4498/images/ewm.jpg)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24, Vol. 44 ›› Issue (4): 712-723.DOI: 10.3973/j.issn.2096-4498.2024.04.010
陈一凡1, 2, 沈翔1, 2, 3, *, 陈湘生1, 2, 3
(1. 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 广东 深圳 518060; 2.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60;3. 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 广东 深圳 518060)
CHEN Yifan1, 2, SHEN Xiang1, 2, 3, *, CHEN Xiangsheng1, 2, 3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Geotechnics and Tunnelling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Guangdong, China; 2. College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Guangdong, China; 3. Key Laboratory for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s of Coastal Cities (Shenzhen Universit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Guangdong, China)
摘要: 为探明对接距离对海底大直径盾构开挖面失稳机制及规律的影响,依托甬舟铁路金塘海底盾构隧道工程,建立考虑渗流的盾构隧道对接有限元模型,研究对接距离L对开挖面失稳机制以及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并基于极限平衡法建立考虑渗流的盾构近距离对接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理论模型。随着对接距离的增大,开挖面失稳形状和极限支护压力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快速增长阶段(0<L/D≤0.4) (D为隧道直径): 该阶段与单个隧道工况区别最明显,失稳区域由楔形体与仓筒组成; 此时受对接隧道的阻碍作用最大,且开挖面附近水头场变化剧烈,渗流力占据主要部分。2)缓慢增长阶段(0.4<L/D≤0.7): 失稳区域由对数螺旋体与仓筒组成,此时对接隧道的阻碍作用减小,因此极限支护压力在该阶段受对接距离的影响减小,增长缓慢。3)趋于平缓阶段(0.7<L/D≤1.5): 失稳区域由对数螺旋体与倒棱台组成,此阶段对接隧道的阻碍作用可忽略不计,极限支护压力、失稳区域形状与非对接情况相近,可视为单个隧道工况。建立的理论模型得出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的结果接近,两者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