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CD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
- RCCSE(A+)公路运输高质量期刊T1
- Ei CompendexScopusWJCI
- EBSCOPж(AJ)JST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24, Vol. 44 ›› Issue (S1): 156-166.DOI: 10.3973/j.issn.2096-4498.2024.S1.017
高峰1, 姚海波2, *, 耿英宸3, 冯天垚2, 庄璐4, 于贺2
(1.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213; 2.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100144; 3. 中化学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101100; 4.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GAO Feng1, YAO Haibo2, *, GENG Yingchen3, FENG Tianyao2, ZHUANG Lu4, YU He2
(1. PowerChina SinoHydro 7 Co., Ltd., Chengdu 610213, Sichuan, China; 2.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44, China; 3. China Chemical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101100, China; 4. MCC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176, China)
摘要: 为改善电力管廊的通风效果,依托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综合管廊工程,采用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的方法,对电力舱通风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在得到初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通风方式、通风口位置和电缆布局,对比研究机械进风自然排风和自然进风机械排风、通风口设在管廊顶部和两侧、10 kV和110 kV电缆交换位置3类6种工况下的通风效果。结果表明: 1)现有正常通风条件下,从进风口到排风口,进风口处气流组织混乱; 同时,由于在进风口处气流2次改变运动方向导致能量损失很大,致使可用于驱动管廊内空气的能量减小,通风效果下降,造成能源浪费。2)将通风口(风机)布置在电力舱两侧时,因初始风速与通风方向一致,避免了能量损失,有效提高了通风效果。研究显示,管廊中间断面的平均风速提高了0.31 m/s,变幅达39.6%; 温度降低了1.6 ℃,变幅达6.1%; 压力损失降低了13.7 Pa,变幅达30.4%,极大地改善了电力舱通风效果。3)在通风口(风机)位于顶部的条件下,对电缆布局优化后,10 kV电缆表面温度降低3.21 ℃,110 kV电缆表面温度升高1.68 ℃,纵断面平均温度下降0.365 ℃,电缆布局调整有利于降低舱内温度,减少压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