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CD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
- RCCSE(A+)公路运输高质量期刊T1
- Ei CompendexScopusWJCI
- EBSCOPж(AJ)JST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14, Vol. 34 ›› Issue (9): 849-856.DOI: 10.3973/j.issn.1672-741X.2014.09.006
董磊1, 宋红艳2
DONG Lei1, SONG Hongyan2
摘要:
含水弱胶结砂岩具有黏结力低、水稳性差和流塑变形大等特点,导致隧道支护体系变形在时间及空间维度上表现出不均匀性、非线性及非对称性,继而产生围岩坍塌、支护失效等工程问题。结合某公路隧道建设背景,采用“先让后治”的原则,补强初期支护强度并提供二次衬砌施作条件,提出双层初期支护设计方案,并通过数值技术仿真分析三台阶七步、CRD和双侧壁导坑3种工法下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及塑性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1)在成岩差、易流砂地层下,CRD工法为此类地层120 m2断面软弱围岩的最优开挖方法; 2)二次支护施作的最佳时机应在上台阶右半幅断面开挖前; 3)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宜将四部交叉中隔壁法演化为六部中隔壁法施工。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