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CD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
- RCCSE(A+)公路运输高质量期刊T1
- Ei CompendexScopusWJCI
- EBSCOPж(AJ)JST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21, Vol. 41 ›› Issue (9): 1565-1576.DOI: 10.3973/j.issn.2096-4498.2021.09.016
于家武1, 郭新新2, *
(1.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河北 三河 065201;2.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31)
Composite Large Deformation Control Techniques for Muzhailing Highway Tunnel
YU Jiawu1, GUO Xinxin2, *
(1. The 2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Sanhe 065201, Hebei,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Transportation Tunnel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Sichuan, China)
摘要: 为有效控制高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灾害的发生,以木寨岭公路隧道为依托,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在分析围岩变形机制与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并开展复合型大变形控制技术与实践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高应力引起的炭质板岩的塑性流动和薄层状结构的板梁弯曲变形是木寨岭隧道大变形的主要机制,相应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应力场、围岩条件、地下水、支护理念与技术和施工技术等; 2)传统及时强支护理念与技术难以适用于严重挤压变形段,易出现支护体系的拆换; 3)施作注浆导管,优化钢拱架拱脚工艺,掺入抗裂纤维和打设泄水管等施工优化措施可取得一定的变形控制效果; 4)提出隧道主动支护的2层含义,组建复合型初期支护体系,通过现场支护体系试验,验证了其良好的大变形控制效果,并在结合施工优化措施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2#斜井初期支护拆换率由30%到0的转变。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