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 Scopus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 美国EBSCO数据库 俄罗斯《文摘杂志》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21, Vol. 41 ›› Issue (S1): 265-.DOI: 10.3973/j.issn.2096-4498.2021.S1.033
张航1, 彭雪峰2, 周扬1, 曾文浩1, 杨文波1, *
(1.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31;2.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
Study on Rationality of Modifie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Urban Tunnel Portal under Loose Deposits
ZHANG Hang1, PENG Xuefeng2, ZHOU Yang1, ZENG Wenhao1, YANG Wenbo1, *
(1. Key Laboratory of Transportation Tunnel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Sichuan, China; 2. Sichuan Highway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engdu 610041, Sichuan, China)
摘要: 重庆某公路隧道为双向5车道城市隧道,洞口段穿越由城市建设回填土组成的松散岩堆体,左洞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冒顶事故,并出现了大变形、支护开裂、地表裂缝等不良现象。为探究事故发生原因,并验证变更后方案的合理性,首先,对原方案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分析不同施工方案所产生的洞周位移、支撑结构应力与塑性区等内容,得出以下结论: 1)原方案采用三台阶七步法施工,支护未能及时封闭成环,变更后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围岩位移,且能够提高隧道洞周变形协调性。2)原施工方案中的初期支护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最大拉压力超过结构容许值,同时围岩应力较大。通过对比发现,增大超前加固范围有助于减小初期支护所受的围岩压力、改善支护结构所受应力状态。3)变更后施工方案的土体受破坏区域小,变更后的施工方案能够减小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该研究成果适用于松散岩堆体地层条件下隧道洞口段的开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