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 Scopus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 美国EBSCO数据库 俄罗斯《文摘杂志》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22, Vol. 42 ›› Issue (2): 176-187.DOI: 10.3973/j.issn.2096-4498.2022.02.002
何世永1, 2, 周渊涛2, 梁波1, 杜国平3
(1. 重庆交通大学 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74; 2.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74; 3. 重庆高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1329)
HE Shiyong1, 2, ZHOU Yuantao2, LIANG Bo1, DU Guoping3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ntane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3. Chongqing Hi-tech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Chongqing 401329, China)
摘要: 随着我国交通隧道数量的增多、种类的丰富,隧道运营安全、节能和舒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解决上述矛盾,其关键就在于明晰隧道运营光环境与驾驶人的关系。基于此,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将隧道动态光环境信息感知表征方法归纳为视觉辨识能力、视觉功效、视觉负荷、视错觉4类,并阐述其定义、表征模型、评价指标等研究现状。通过对比,厘清目前国内外对隧道动态光环境信息感知表征方法研究的不足,并从驾驶人注视行为和考虑“光生物效应”2个方面论述隧道动态光环境信息感知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在未来的公路隧道动态光环境表征方法研究中,应注重物理量与生物量的结合,并进一步考虑生物量变化对驾驶人信息感知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