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CD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
- RCCSE(A+)公路运输高质量期刊T1
- Ei CompendexScopusWJCI
- EBSCOPж(AJ)JST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17, Vol. 37 ›› Issue (3): 264-274.DOI: 10.3973/j.issn.1672-741X.2017.03.002
关宝树
GUAN Baoshu
摘要:
强调隧道维修管理的基本原则——“早期发现,预防维护”,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出为了建立预防管理体制,必须解决3个问题: 1)明确维修管理中对隧道性能的要求,建立性能管理目标; 2)确立能够获得准确情报的检查、调查方法; 3)建立模式化的隧道变异原因推定方法,确立变异基准。结合日本的经验,分别阐述了上述3个问题: 1)维修管理中对隧道性能的要求——确保能够安全通行的空间,应控制变异在结构物剩余寿命容许范围之内。2)确立能够获得准确情报的隧道检查、调查方法,目前日本隧道检查、调查方法正向着省力化、标准化、高速化和电子化等“四化”方向发展; 介绍了表面劣化、表面缺陷、内部缺陷、衬砌背后空洞、净空位移和形状变化等的调查及量测技术,例如隧道检测车、隧道衬砌连续打击监测系统、高速钻孔系统、地质雷达和3D激光扫描等设备及技术; 同时介绍了利用这些检查结果对结构物的耐久性进行诊断,决定是否采取对策及采取什么对策的系统。3)隧道变异的类型及变异强度的判定基准及判定模型。以日本石川县隧道维护管理为例,介绍其基本观点: 1)在隧道中不考虑寿命; 2)劣化预测主要是对采取对策前寿命的预测; 3)介绍预防维护管理的方法、健全度评价及对策标准。最后强调: 对我国而言,最重要的是彻底改变“重使用,轻维护”的事后管理方法和体制,建立起与“隧道大国”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