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 Scopus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 美国EBSCO数据库 俄罗斯《文摘杂志》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22, Vol. 42 ›› Issue (S1): 517-525.DOI: 10.3973/j.issn.2096-4498.2022.S1.061
李陶朦1, 孙海波1, 陈乾坤1, 王鑫2
LI Taomeng1, SUN Haibo1, CHEN Qiankun1, WANG Xin2
摘要: 为提高大直径盾构(≥9 m)主轴承密封承压能力及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研究主流形式大直径盾构主轴承密封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典型案例,对2种形式主轴承密封接触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比分析数十台2种主轴承密封保压试验数据和掘进数据。研究表明: 1)带楔形突起的唇形密封结构比不带楔形突起的唇形密封结构承压能力更强,且在不借助压力补偿系统时可承受≤0.6 MPa的开挖舱压力。2)在开挖舱压力>0.6 MPa或开挖舱压力瞬间波动较大的工况下,压力补偿系统由于人为操作迟滞或响应不及时等不确定性因素,唇形密封系统存在较大被击穿的安全隐患。3)单道指形密封正面最大动态承压能力为1 MPa,建议开挖舱压力在0.4~1 MPa时选用指形密封,不需要配置压力补偿系统,可提高主轴承密封结构的承压和稳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