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CD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
- RCCSE(A+)公路运输高质量期刊T1
- Ei CompendexScopusWJCI
- EBSCOPж(AJ)JST

隧道建设(中英文) ›› 2023, Vol. 43 ›› Issue (9): 1523-1532.DOI: 10.3973/j.issn.2096-4498.2023.09.009
刘文连1, 2, 利满霖3, 许模3, *, 漆继红3, 许汉华1, 2, 易磊3, 李潇3, 眭素刚1, 2
LIU Wenlian1, 2, LI Manlin3, XU Mo3, *, QI Jihong3, XU Hanhua1, 2, YI Lei3, LI Xiao3, SUI Sugang1, 2
摘要: 云南登楼山隧道横穿水热活动强烈的小江断裂带,为利用地质分析手段评价隧址区水热活动规律,进而探讨线性工程热害评价方法,在已获得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小江断裂带区域发育规律,然后对隧址区小江断裂系地质构造整体展布规律以及地质构造的优势方位与热水地表出露分布特征的空间关系进行梳理。利用地表热显示的氢氧同位素高程效应和二氧化硅温标,对隧址区热水的补给高程、热储温度以及循环深度进行分析,确定隧址区热水的整体运移特点。此外,综合分析隧址区的测温钻孔数据和水化学数据,确定隧道进出口附近象鼻温泉和龙潭营温泉2处热水运移演化模式。结果表明: 距离登楼山隧道进出口较近的象鼻温泉和龙潭营温泉的运移路径与隧道轴线不仅在空间上无交集,且热水运移的地层与隧道穿越地层也不同,故判断出2处热水导致隧道遭遇热害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但测温钻孔中的地温梯度显示,隧道穿越山体部分虽无地表热显示,但在深度大于450 m的埋深部位仍然存在轻微热害的风险。